【羊城晚报】牢记“BEFAST口诀”,怀疑脑卒中第一时间打120
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,宣传主题是“识别卒中早一秒,挽救大脑恢复好”。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,和以往用“FAST口诀”的方法早期识脑卒中不同的是,这两年更多用“BEFAST口诀”的方法来识别。神经科专家解释,多出来的“B、E”更有助于早期识别后循环脑卒中,这类脑卒中识别难度大、危害大、治疗难度大,但可喜的是,近两年的研究已证实,尽早取栓有一部分患者会明显获益。
记住“BEFAST”口诀,能为卒中患者赢得宝贵时间
随着科普宣传的持续推进,“FAST口诀”已越来越被公众所认识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三科主任范玉华主任医师介绍,卒中救治就是和时间在抢生命,你跑在了前面,患者得救,没有后遗症;你跑在了后方,那就可能失去一个健康的生命,因此帮助患者尽早识别、第一时间就医至关重要。
“F”——Face是指面部,面部不对称,口角歪斜;
“A”——Arms是指手臂,手臂突然有无力感或麻木感,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;
“S”——Speech是指语言,说话含混、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;
“T”——Time是指时间,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,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,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。
但近两年“BEFAST口诀”开始频繁见诸报端,这多出来的“BE”代表什么?
“B”——Balance是指平衡,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,突然出现头晕、走路如喝醉酒一样等;
“E”——Eyes是指眼睛,突发的视力变化,如视物模糊、视物有重影、单侧或双侧眼睛视野缺损。
范玉华解释,这两大类症状多见于脑卒中发生在后循环区域,如脑干、小脑等。和发生在其他区域的脑卒中相比,后循环脑卒中的发病率略低,但由于其症状多样,且症状会不断变化,因此识别难度大,治疗难度也大,最终导致的致残率、致死率都比发生在其他区域的脑卒中高,因此危害更大。

范玉华主任医师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脑卒中的病变部位、严重程度及病因
中国研究证实,尽早取栓部分后循环脑卒中患者会明显获益
中山一院神经科副主任、神经二科副主任邢世会主任医师介绍,卒中一旦发生,及时抢救便是争分夺秒的过程,如果能在症状发作4.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,6小时以内、最长24小时以内进行机械取栓,使血管再通,血流恢复,可以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,并且时间越早,效果越好,通过及时治疗的大部分患者可回归家庭和社会。
但一直以来,后循环脑卒中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难度很大,疗效没有发生在其他区域的脑卒中好。邢世会介绍,不过可喜的是,就在最近,两项中国的研究都刊登世界顶尖医学刊物《新英格兰》上。这两项研究都证实,对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,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尽早开始机械取栓,有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明显获益的。

邢世会主任医师
怀疑是脑卒中发作,打120还是家人送到医院?
时间就是生命,但令人惋惜的是,患者能够在“有效时间窗”到院比例却依然很低。据统计,2021年广东省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占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比率为8.9%,广州市这个数字是13.5%,比2020年的统计均略有提高。
“BEFAST口诀”有助于患者早期识别出脑卒中,但下一步的“动作”也至关重要的。邢世会介绍,有些老人出现口诀中的症状后,怀疑自己有可能是脑卒中,但又担心不是,就想着休息一下、观察一会儿再说,特别是有时症状发生在半夜,怕打扰到家人,就拖到天亮才说,这样让不少老人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。
还有一些老人怀疑自己或家人脑卒中发作,第一反应是自行吃药,比如吃安宫牛黄丸、阿司匹林等,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。邢世会解释,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,这两者从症状上很难区分,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,服用上述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、增大治疗难度。
范玉华还特别提醒,怀疑自己或家人脑卒中发作,要第一时间打120,而不要自己就医或由家人送医。“当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见到患者的那一刻,就意味着医疗干预的开始,在救护车上,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做一些基本的检查,做好输液前的准备。如果怀疑是脑卒中,医护人员在路途中就会和接诊医院联系好,医院的绿色通道就已经为这名患者打开了。比如患者从救护车上下来后就可以直接到CT室进行快速CT检查,医护人员早已经等在那里,排除出血性脑卒中后,即刻就可以开始静脉溶栓。”范玉华解释,如果患者自行来医院看急诊,需要经过挂号、分诊,会耽误宝贵的救命时间。
文/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
报道链接:https://ycpai.ycwb.com/amucsite/template11/#/newsDetail/120643/41132543.html?isShare=true
报道时间:2022-10-28